介绍
RT-QuIC是什么? RT: 实时,意味着实验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反应进程。QuIC: 震动诱导转化,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物理震动,让样本中微量的错误折叠蛋白质(作为“种子”),去诱导溶液中大量的正常蛋白质发生构象转变,形成更多的错误折叠纤维。
工作原理:就像一个“分子复印机”。如果样本中存在哪怕极其微量的致病蛋白“种子”,在震动条件下,它会不断地“招募”和“转化”加入的正常底物蛋白,形成大的淀粉样纤维。这个转化过程可以通过加入的荧光染料来实时监测,因为染料与纤维结合后会发出荧光。
突触核蛋白病是一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与α-突触核蛋白(α-Syn)的错误折叠和聚集有关。这类疾病包括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和多系统萎缩。在每种疾病中,αSyn 聚集体被认为代表了α-Syn 不同的构象应变,从而导致其自我传播并从一个细胞扩散到另一个细胞。
该检测法进一步通过引入荧光染料硫黄素-T 得以改进,从而能够实时监测动力学变化,并对极低水平存在的种子聚集体进行高灵敏度检测。在一项诊断应用中,据报告α-突触核蛋白 RT-QuIC 的特异性在82%至100%之间,而其敏感性在70%至100%之间,这是基于在多个不同实验室进行该检测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此外,有人提出α-突触核蛋白RT-QuIC方法可用于研究突触核蛋白病中不同α-突触核蛋白菌株的生化特性。
实验原理:
RT-QuIC检测中α-突触核蛋白 (α-Syn) 潜在种子转化机制:种子触发单体 αSyn 的聚集。这种转化导致构象改变,形成错误折叠的寡聚体,这些寡聚体延伸成原纤维。检测到原纤维后,震荡事件将较长的原纤维断裂成较短的活性寡聚体,这些寡聚体进一步作为种子,促进单体 αSyn 的转化。图中显示了聚集过程中典型的动力学曲线形状。

实验流程
1. 从细菌中纯化α-突触核蛋白;
2. 利用α-突触核蛋白RT-QuIC检测法测定聚集情况;
3. 用于RT-QuIC的α-突触核蛋白底物的制备;
4. α-突触核蛋白反应的制备;
5. RT-QuIC 数据分析:动力学变化参数
6. RT-QuIC 数据灵敏度和特异性分析
RT-QuIC用途
1. 诊断突触核蛋白病:通过对脑脊液、皮肤活检组织甚至鼻拭子 的检测,可以高效地区分PD/DLB患者和健康对照,为这些疾病的早期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强大工具。
2. 诊断散发型克雅病以及其他疾病。
3. 验证动物模型构建是否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