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帕金森病 (PD) 的病理特征是神经元内 α-突触核蛋白 (α-Syn) 包涵体,称为路易体 (LB),以及黑质致密部 (SNpc)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病理结果表明,路易体病理最初发生在嗅球和肠神经系统,随后以典型的方式扩散至大脑。最近的研究表明,模板化的纤维化和错误折叠的 α-Syn 的细胞间扩散是这种病理进展的基础。将α-突触核蛋白预成型原纤维(PFF)注射到动物体内,可以重现路易体样包涵体以及随后α-突触核蛋白病理的细胞间传播。此外,靶向特定脑区或身体部位,可以根据注射部位的不同,构建独特的模型。α-突触核蛋白PFF注射动物模型的这些特性,为探索疾病机制和测试帕金森病研究中的疾病修饰疗法提供了一个平台。
与以往的疾病模型相比,PFF模型具有一些优势。在PFF模型中,少量未磷酸化的PFF种子即可诱导内源性表达的α-突触核蛋白转化为病理聚集体,而其他模型则基于人野生型或突变型α-突触核蛋白的过表达。因此,PFF模型中α-突触核蛋白的水平比基于病毒载体和转基因(Tg)的模型更接近生理水平。PFF诱导的退行性变伴早期α-突触核蛋白病理在帕金森病相关脑区的时间进程与人类疾病相似,即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障碍先于明显的运动症状出现。该模型还使我们能够追踪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从早期形成到神经元死亡的整个传播过程。由于这些特点,PFF模型具有极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

实验流程
1. 重组α-突触核蛋白单体的制备和纯化;
2. α-突触核蛋白预成型纤维的生成和制备;
3. α-Syn PFF 立体定位注射至小鼠纹状体或其他部位 ;
4. 动物模型行为学评估;
5. 免疫组织化学和多重免疫荧光验证
结果展示

注射α-突触核蛋白原纤维 (α-Syn PFFs) 的小鼠在注射后一个月处死并进行分析。制备8 μm厚的石蜡切片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使用抗磷酸化 α-突触核蛋白 (pSyn) 抗体进行染色。(a) 纹状体注射小鼠的黑质致密部 (SNpc)。(b) 嗅球注射小鼠的梨状皮层。(c) 嗅球注射小鼠的背外侧核 (DmX)。箭头指示路易体样包涵体。比例尺 50 μm

